患有牙周病,代表細菌正侵蝕牙周、牙骨部位,除了影響外觀,嚴重時也會干擾咀嚼、講話功能,更會增加植牙失敗機率,因此植牙前後,必須針對整體口腔健康進行全方位評估、治療,方能提升植牙成功率,同時恢復自然微笑線。
牙周病侵蝕牙骨 導致牙齒搖搖欲墜
牙周病到底如何影響口腔健康與植牙成功機率?歷經牙周病長期摧殘,加上有明顯牙結石,導致牙齦受到侵蝕,大幅萎縮,某顆牙齒顯得「特別長」,微笑線便很不自然。
此外,不只牙齦紅腫、疼痛,這位患者的牙齒也常晃動,連吃飯、說話都出問題,也不敢照相,工作與日常生活受到很大的干擾,而牙齦一旦萎縮,牙齒就不會穩固,林志浩醫師認為,植牙要採用全科治療的概念,所以當務之急要先處理牙周病、牙結石,牙周病受到控制,才能展開植牙療程。
早期執行傳統植牙手術,植牙牙根植入的角度、位置都必須靠經驗拿捏,如果角度、深度有所偏差,很容易影響其他牙齒,現在搭配3D微創導引板輔助,植牙角度、深度便更容易掌握。與傳統植牙手術相比,3D微創植牙手術不只傷口小、出血量較少,因為3D微創導引板協助定位,治療也更為精準。
當上述患者接受全方位治療後,重新擁有一口健康、穩固的牙齒,微笑線也恢復平整、自然,照相面對鏡頭,她就不再畏畏縮縮,笑容也顯得更有魅力與自信,吃飯、講話都恢復正常,林志浩醫師看到患者的改變,也為她感到十分高興。
持續重度抽菸或慢性疾病失控的患者,都暫時不宜接受植牙手術。植牙後,一定要特別注意口腔清潔,必須善用牙線、牙刷與牙間刷等工具,且每次刷牙不宜過於用力,牙刷刷毛也不要太硬,建議一次刷兩顆牙齒,每個角度都要徹底清潔乾淨,才不會造成牙縫藏汙納垢,影響整體口腔健康。另外,原則上要定期回診,但如果植牙部位出現搖晃、鬆脫,或產生紅腫、疼痛等發炎反應,一定要盡快就醫,找出背後原因,以進行改善。